三、填充速度與壓力設定:
根據(jù)有效黏度測試結果,為確保填充速度受黏度的影響小,應選擇在黏度較低區(qū)域,如速度50%,所對應的壓力應不低于75Bar。
注塑成型零件脫模角度和厚度留意事項:
脫模角的大小是沒有一定的規(guī)則,大部分是憑工作經驗和按照商品的深層來決策。除此之外,成型的方法,壁厚和塑膠的挑選也在考慮到之列。
一般來說,對橡塑制品商品的一切一個側邊,都須要一定量的脫模斜度,便于商品從磨具中成功滑脫。脫模斜度的尺寸一般以0.5°~1°占多數(shù)。
實際挑選脫模斜度留意以下幾個方面:
塑件表層是亮面的,規(guī)格精密度規(guī)定高的,縮水率小的,應取用較小的脫模斜度,如0.5°。
較高、很大的規(guī)格,依據(jù)具體測算取較小的脫模斜度。
塑件的縮水率大的,應取用很大的斜度值。
塑件壁厚偏厚時,會使成型收攏擴大,脫模斜度應選用很大的標值。
全透明件脫模斜度應增加,以防造成刮傷。一般狀況下,PS料脫模斜度應不少于2.5°~3°,ABS及PC料脫模斜度應不小于1.5°~2°。
帶皮紋、噴砂處理等外型解決的塑件外壁應依據(jù)詳細情況取2°~5°的脫模斜度,視實際的皮紋深層而定。皮紋深層越重,脫模斜度應越大。
總體設計成雙插時,插穿面斜度一般為1°~3°。
取斜度的方位,一般內螺紋以小端為標準,合乎樣圖,斜度由擴張方位獲得,外觀設計以大端為標準,合乎樣圖,斜度由變小方位獲得。
一般狀況下,脫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尺寸公差范疇內。
機殼面脫模斜度高于或等于3°。除機殼面外,罩殼其他特點的脫模斜度以1°為規(guī)范脫模斜度。非常的還可以依照下邊的標準去取:小于3毫米高的筋板的脫模斜度取0.5°,3~5毫米取1°,其他取1.5°;小于3毫米高的內腔的脫模斜度取0.5°,3~5毫米取1°,其他取1.5°。
2、塑件壁厚明確及其壁厚解決
有效的明確塑件的壁厚是很重要的。塑件的壁厚最先決策于塑件的應用規(guī)定:包含零件的抗壓強度、標準成本、電氣設備特性、規(guī)格可靠性及其安裝等各類規(guī)定,一般壁厚都是有經驗,參照相近就可以明確。
在其中留意點以下:
塑件壁厚應盡可能勻稱,防止過薄、過厚及壁厚突然變化,若塑件規(guī)定務必有壁厚轉變,應選用漸變色或弧形銜接,不然會因為造成收攏不勻稱使塑件形變、危害塑件抗壓強度、危害注塑加工時流通性等成型加工工藝難題。薄厚區(qū)別盡可能操縱在基礎壁厚的25%之內,全部構件的最少壁厚不可低于0.4mm,且該點反面并不是A級外型面,并規(guī)定總面積不可超過100毫米²。
塑件壁厚一般在1~5毫米范疇內。而最常見的標值為2~3毫米。
盡可能不必將筋板和螺絲柱設計方案的過厚,一般提議取本身壁厚的一半較商業(yè)保險,不然非常容易造成真實寫照等外型難題。
盡可能不必將零件設計方案成獨立的平板電腦,規(guī)格不大另論,不然形變造成零件不整平。
Copyright @ 天津頤和中威機器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:境貿通網絡